這個智能廢紙回收平臺完成天使輪融資!
【快印客導讀】有消息稱,智能回收平臺“我愛收”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未披露。本輪資金將主要用于設備生產和智能回收柜的鋪設投放。我愛收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智能設備終端形式切入的再生資源回收平臺,目前以紙回收業務為主。
廢紙回收:千億級潛力市場
中國消費品可回收資源主要有廢紙、廢塑料、廢棄電子電器產品、廢木材(家具)和廢紡織品等,占所有可再生資源回收總值的 27% 左右,其中又以廢紙回收利潤率更高。
國內廢紙回收更接近賣方市場。造紙廠需求旺盛且長期依賴進口,對比進口廢紙、原生木漿,廢紙廢漿的價格優勢明顯。隨著進口外廢加征25%關稅政策的影響,供不應求之下廢紙價格將進一步拉高。
一邊是旺盛的需求端, 一邊是潛力尚待挖掘的供給端。公開資料顯示,國內廢紙利用率不足45%,而世界領先水平可達 88%,差距明顯。即使按照2014年國內回收利用廢紙 4,400 萬噸的保守數據計算,廢紙回收市場已經達千億級規模(北京市場約112億),潛力巨大。
痛點:成本高利潤少,規模不經濟
廢紙回收市場的有幾類主要玩家:
1) 傳統一線回收個體戶:受制于資金和儲存空間,傳統廢紙回收必須要經過多個中間商才能將廢品流通到回收站和拆解廠。同時,C端的投廢需求和回收人員的回收能力無法直接溝通匹配,因此每次收廢品只能憑運氣蹲點小區或者騎車游走回收,回收效率低下而且收入不穩定。
2) 解決溝通匹配痛點的O2O信息平臺:以“再生活”為例,這家曾覆蓋北京1000個社區,擁有30萬注冊用戶的O2O回收平臺最終因經營壓力無奈在2017年停止提供服務。O2O平臺的財務模型中最大的問題是低客單價、高物流成本導致難以盈利。
3) 放棄低單價市場的2B回收平臺:以閑豆回收和笨哥哥為代表,可以看到最初的回收企業紛紛放棄個人用戶,轉向大B客戶——商戶可以產生穩定的供給,高回收量與客單價,最大化分攤物流成本。
4) 化零為整的智能回收柜模式:C端市場因為分散的供需位置分布一直停留在勞動密集的狀態。然而據稱占廢紙回收60%以上市場規模的C端市場真的沒有革新的機會嗎?隨著無人智能終端的風潮,社區回收柜的項目想用化零為整的方法優化回收的財務模型,實現規模效應。
我愛收的玩法
在收集端,我愛收通過在小區、大學等社區場景放置智能回收柜,根據社區規模按每配置1-2臺的設備。綁定賬戶的用戶通過掃碼開艙門,將廢紙放入投遞口,機器自動計算重量和價格,確認后直接打款。
在后端處理部分,我愛收有自己的回收車隊,一車2人。通過一套自主研發的云服務物流體系,規劃回收路線,及時派車回收,統一將各點位的回收廢紙轉運到分揀廠集中處理,定向送往回收站、打包站和造紙廠。
我愛收想用這套機制打通廢紙回收的產業鏈條,在規?;A上挑戰原有的“C端-個體戶-回收站-打包站-造紙廠”產業鏈條,通過縮短環節提高利潤,解決廢紙回收最后一公里難題。
我愛收今年5月已完成柜體設計,目前在上海試點優化運營模型,計劃從11月起開始大規模鋪設。目前柜子已簽下包括保利、復旦大學在內的100多個社區點位。據團隊介紹,目前單個柜子日均可以貢獻100公斤的回收量。
目前團隊19人。創始人李光曾擔任LG、西門子等企業核心管理工作,并有租租房車網等成功創業項目。
從“無人零售”到“無人回收”,線下智能終端對回收這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重塑是徹底的。如果這種互聯網新模式迅速打開市場,遍布全國各地小區,對于一些廢紙回收散戶的打擊可能是致命的。
由此事件,聯想到造紙產業鏈中愈來愈多的互聯網平臺的崛起,放眼未來,如何將未來制造業與互聯網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利用各自優勢,將是整個造紙產業鏈中的傳統廠家們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