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廣告大戰,勝出的秘訣是什么?
【快印客導讀】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品牌們的必爭之地。每年臨近春節,品牌們都會使出十八般武藝,加強同消費者的溝通,但廣告的增多也意味著消費者越來越難被討好。今年,一部《啥是佩奇》率先從一眾春節廣告中脫穎而出,成為2019年第一個刷屏的廣告片。
這部廣告為什么會引起共鳴?大家紛紛給出自己的感受,認為它是一部不像廣告的廣告片,很多人看到最后才發現是佩奇大電影的廣告,中間的中國移動植入也十分自然。其次廣告片表達的隔輩的親情,城市和鄉村的疏離都能引起眾多背井離鄉人們的共鳴,這是中國人文化和現實才會孕育出能讓我們有共鳴的感受。大家喜愛的原因還有很多。從這部廣告的成功中,我們能看到哪些秘訣呢?
了解目標用戶
針對中國春節和中國消費者的廣告,要以中國人的需求為先,眾多大品牌突出自己的品牌特征,卻忽視目標人群的文化與審美,自然會被列為“不懂中國”。眾多奢侈品牌都曾因“不懂中國”而做出讓人啼笑皆非的廣告與產品。
例如今年的Burberry廣告,據巴寶莉官方在微博說所說,這組照片表達的意境是闔家團圓,表現出一大家子互相依偎,親密無間的景象,但是眾多中國網友看了這組照片之后卻并不認同。眾多人認為該作品在色調、構圖和人物表情上都過于單色調,不符合中國對于新年的“喜慶”審美,甚至有些詭異。更有部分點評將該系列作品又是一個“不懂中國文化”系列。
雖然符合品牌一貫高冷的風格,但放在中國傳統春節的背景下,就顯得那么不合時宜而遭到吐槽。
近幾年,眾多國外品牌也加強了對中國消費者的調查和了解,做出的廣告更接地氣,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審美和文化習慣,才能得到青睞。今年的眾多豬年限定款就以紅色、豬、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為主。
《啥是佩奇》著眼的目標受眾非常精準——就是家庭觀念濃厚、上有老下有小、春節會為了讓孩子開心而買票看電影的青年、中年群體。這一群體中,有相當高比例的人,認同《啥是佩奇》中的價值觀,這也是《小豬佩奇過大年》最為重要的目標群體。
把握宣傳時機
春節將至,各類宣傳廣告都以“春運”、“團圓”、“親情”為切入點,但不同品牌也需要針對產品特性把握好宣傳時機。旅游出行產品、餐飲娛樂等需要提前促銷以便留足時間給消費者規劃行程,服飾百貨則要在用戶制備年貨時期開始促銷,飲食消費品則可以在臨近春節時推廣。
以《啥是佩奇》來說,今年的春節檔有14部影片,競爭十分激烈,影片紛紛開啟預售搶占市場,在離春節還有兩周的時間里,以小豬佩奇這個現成的IP為基礎,踩在豬年春節的時間點上,以一部廣告片喚醒激發了城市與鄉村、老一代和年輕一代人的碰撞,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在情感上占據了傳播優勢。
數據顯示,廣告片走紅后,淘票票上想看的人數當天增加了5千人。由于廣告片導演和電影導演為同一人,眾多觀眾也十分認可導演的水平,表示期待他的作品。
調動情緒 隱性植入
品牌宣傳中依托回家團圓、喜慶歡樂、辭舊迎新等節日元素,展示自己的產品是最簡單的展示,更高級的廣告是隱性植入。例如《三分鐘》和《啥是佩奇》,觀眾在觀看時以為是一個溫暖的短片,直到結束才反應過來是產品廣告。
當受眾對廣告的免疫力越來越強,隱性植入在廣告中的運用越來越多,廣告來得沒有那么直接,而是藏在了內容中,以優質的內容打動消費者,從而潛移默化地宣傳自己的品牌,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
《啥是佩奇》講述了一個農村老年人為了給城里的孫子準備禮物,而到處詢問啥是佩奇的故事。故事簡單動人,移動和佩奇大電影在其中的植入,則傳達了需要以現代通訊手段進行溝通,移動視頻彩鈴有趣、過年要團圓,全家一起看《小豬佩奇過大年》。
眾多評論中并不排斥廣告,網友表示雖然知道是廣告,但是還是被感動,質樸的情感,設置的懸念,并不刻意的臺詞,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當“硬核佩奇”被拿出的一瞬間達到高潮!
IP自帶流量,后期一波明星的推廣,包括網友們自發地回答“啥是佩奇”,各種捧腹的答案也讓佩奇進一步深入人心,隨后“硬核佩奇”受追捧,有人999買一個等事件也讓話題不斷發酵。
終極版“小豬佩奇”
從去年的“三分鐘”刷屏到今年“啥是佩奇”刷屏,我們可以看到,最能打動人的還是 “感人”、“用心”、“溫暖”、“愛”這類普世價值,如何貼切表現出現才是成功的關鍵!在廣告在技術手段、數據支持下不斷發展時,優質創意和內容依然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