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鄉村: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是必然選擇
【快印客導讀】日前發布的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十大重點目標,其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備受各方關注。建設數字鄉村雖然不是首提,但在中央一號文件中作為重要目標提出,顯示出中央的政策導向,智慧鄉村是必然。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在2018年11月召開的數字鄉村發展論壇上曾說,在信息化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交匯期,在“網絡強國+鄉村振興”“數字中國+鄉村治理”“數字經濟+共同富裕”時代背景下,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是歷史與現實的必然選擇。
數字鄉村建設,不是剛剛開始,而是已經在路上。記者在近兩年的采訪中,感觸尤深的就是互聯網和數字經濟對農村發展的深度影響,不少地方已探索布局出一張覆蓋鄉村的網絡。如記者走訪的甘肅文縣是秦巴山區扶貧工作重點縣,因山大溝深,物流成本高,當地政府將電商作為扶貧的重要抓手,于2014年成立電商中心,4年間通過開展電商培訓,扶持企業和農民開辦網店1556家、微店1603家,農民依靠網絡將茶葉、菌子、蜂蜜等深山綠色農產品推向城市,脫貧成效顯著。
在得大數據風氣之先的貴州,“互聯網+農業”更為精耕細作。在貴州省首個集農產品集散、企業數據中心、電商扶貧和品牌孵化為一體的農產品電商平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昌明鎮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記者看到,1.6萬余貧困農戶通過該中心的幫助實現了“一戶一碼”,通過掃碼能了解這戶人家的貧困狀況和種養情況,以及顧客對他家農產品的購買和評價狀況,從而幫助消費者做出判斷。參與這一平臺的電商企業達64家,有力地助推了“黔貨出山”。
如今行走在廣大鄉村,哪怕是偏遠的山寨,也能看到類似“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的牌子。但是記者發現,并非所有站點都運轉正常,有的是因為政府推動不力,有的是因為當地產業分散薄弱,電商無法提供批量產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當下不少鄉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和留守兒童為主,普遍缺乏會網絡、懂經營的中青年人才,來發展智慧鄉村。
因此,國家實施數字鄉村戰略,一方面固然要推進重要農產品的大數據建設,加強農村網上服務站點的建設,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另一方面還要注重通過各種手段培訓農民,樹立起他們的互聯網意識。
記者在深度貧困地區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采訪時,在瀘水市魯掌鎮浪壩寨遇到兩位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和駐村干部,正是她們的到來才將“互聯網+農業”的觀念引入小山村,她們培訓有潛力的村民,手把手教他們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進行網絡直播,展示家鄉的良好生態和綠色農產品。現在,村民有的開起了網店,還有的成了“直播網紅”。農民觀念的轉變,對鄉村的發展至為重要。
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其中重要的表現是城鄉之間存在巨大的數字鴻溝,而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正是為了抹平這道鴻溝,賦予農村發展新動能。在互聯網強大的引擎作用下,鄉村和城市的需求將有效對接融合,扶貧效應將超常發揮,而農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也將為之一新。正如屈冬玉所言,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需要我們攜手去完成。
現在做智慧鄉村是一大趨勢,掃一掃,教你玩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