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互聯網體系的支持—智慧農業
【快印客導讀】農業在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中,屬于第一產業,說到底就是必須的基礎產業,是解決溫飽問題的最根本的產業。有機農業是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
在過去一段時間以及未來的很長時間當中,農業的狀態一定是不溫不火的。國家基于糧食安全、社會穩定等方面的考慮,農業的發展地位應當說是很難在條條框框里有所突破的。“互聯網+”的大風幾乎刮到了中國的各個領域角落,互聯網+農業也不例外。
智慧農業互聯根據農產品電商的市場需要,適時提出構建農業行業互聯網平臺,將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諸環節有機地結合到農業電子商務中,為消費者提供產前實景展示、產中農事記錄、產后質量追溯的全過程監管體系,在大宗交易時,線上和線下緊密融合,以農產品“身份證”追溯碼為載體,在農產品的生產、流通、銷售環節推動追溯管理,實現“從農田到餐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全過程透明管理。
農業的產業鏈很長,而在傳統農業里,鏈條上的交易信息對接又不夠充分及時,交易的信任成本難免很高。在針對行業交易成本高的問題上,智慧農業通過交易建群、社群互動、專家咨詢的方式沉淀了大量農民的數據。了解他們的具體信息后,將他們進行了便捷化的分組管理,整合各方資源如商家、銷售渠道等,為他們提供精準的服務。而群團化使不同身份的農友在有了一定的交流基礎后,信息對接更充分了,交易的信任成本就相應的變得低廉。
智慧農業探索構建的互聯網平臺,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使用質量追溯、實景體驗等方式積極推動農產品種養可視化,質量可追溯;通過農友群團化功能整合各方資源,提供精準服務;如此有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銷量,打造和推廣農產品品牌形象,使得消費者認知度及認可度提高,有利于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推動區域特色休閑農業。
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集合建立的農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實時的解決了農產品流通、質量監督、售后服務、農業安全等問題。打造線下營銷體系、線下服務體系,建設創新技術平臺。最終把智慧農業建設成輻射全國的農業產業鏈,占領中國農業產業電商的制高點,打造中國農業電商第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