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二維碼追蹤管理,看海鹽小區這樣做
當前,海鹽正全力以赴打好垃圾分類提升攻堅戰,力爭9月底前實現全縣城鄉垃圾分類全覆蓋,并完成各類示范創建。
沈小平是武原街道新光社區海韻江南小區的一位居民,記者來到她家里的時候,她正忙著給孫子剝洗葡萄,從摘葡萄,到洗葡萄,再把葡萄皮放入貼著“易腐垃圾”標簽的垃圾袋里,這對她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的事情。
現在,沈小平的家中有兩個垃圾桶,一個放其他垃圾,一個放易腐垃圾,垃圾袋上也會清楚地貼上類別標簽。這些標簽,是在今年8月初的時候,社區紅色樓道長分發給小區每一家住戶的。沈小平說,“剛開始讓分類的時候是有點反感,覺得麻煩,但是分著分著也習慣了。兩個垃圾桶分開投放,要扔的時候垃圾袋一扎,標簽一貼,就可以拎下樓了。樓道長們挨家挨戶做工作,大家肯定都配合的?!?
“貼上標簽,我們手機一掃,就能知道這袋垃圾是誰家的?!焙m嵔闲^項目經理富建萍說。通過掃描二維碼,讓垃圾分類對號入戶,除此之外,小區還通過監督員、宣傳員以及勸導員發揮監督引導作用,進一步規范居民的垃圾分類行為。
從不理解、不習慣再到主動參與、積極踐行,垃圾分類變成了小區居民們的“新時尚”。樓道電梯口處,設置著有害垃圾收納箱,小區道路上,隨處可見垃圾分類宣傳標語,不同類別的垃圾桶整齊地擺放著。為了進一步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小區還推出垃圾分類評比制度,通過查看小區垃圾減量分類公示牌,居民們垃圾分得好不好一目了然。
這是武原街道垃圾分類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武原街道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并設立垃圾分類辦公室,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時,進一步發揮“萬民樓道長”、“小組長”工作的實效性,激發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形成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相結合的全社會垃圾分類工作模式。
武原街道與移動公司合作開發了垃圾分類掃碼指揮管理平臺,該平臺與海鹽“智慧城管”平臺數據共享,對小區垃圾分類情況的進行智能化統計分析,目前,24個創建小區戶主姓名信息已完成采集工作。為強化垃圾分類投放可追溯機制,武原街道還開展了“送標簽”活動,要求居民在垃圾袋上粘貼“小標簽”、實行分類投放,實現標簽追溯閉環管理,接下去將通過該平臺開展垃圾分類日常巡查、評比工作。
記者了解到,武原街道正在建設垃圾分類可回收體系建設。目前,轄區內44家零散廢品收購點排摸已完成,在華星村內設置了臨時過渡點。下一步,將按照功能劃分幾塊區域,將零散廢品收購點集中搬至該區塊,9月上旬運營。在華星村還將建設規模為15畝的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對再生資源進行集中收集、專業分類、挑選、破碎、切割、拆解、打包,項目正在推進中。此外,13個農村垃圾中轉房的建設也在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