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切勿亂自救,積極求變也要“對癥下藥”
迄今為止,仍有很多的企業家,對互聯網看不見、看不懂、看不上。直到疫情帶來的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才意識到,原來互聯網是一場革命,是一種經營方式。最后奮起直追,卻總是做不好。
面對互聯網有非常嚴重的危機感,就是找不到路標!都不知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轉型?未來之路如何走?利潤好的企業發愁,利潤不好的企業更發愁。企業最大的危機,不是當下的利潤多寡,而是對未來能否清晰把握。我把這種老板焦慮現象稱之為“產業轉型升級陣痛”。既然傳統企業轉型勢在必行,如何避開“不轉型等死,盲目轉型找死”的大坑逆勢翻盤?
盲目自救的這些“坑”
大坑一:沒有入口產品,免費補貼沒用
不能看到問題的原點,結果只會是依葫蘆畫瓢。傳統產品與互聯網產品的區別在于,傳統產品銷售是結束,而互聯網產品銷售只是開始。雖然前端能免費甚至是補貼,一旦用戶享受極致體驗,會有大量的后端增值產品等著收費。況且,互聯網產品叫一次開發,隨著海量用戶的使用,多次分發形成渠道后,成本接近于零,也就是零邊際成本,這就叫入口產品。傳統的實物產品,人工及原材料成本就擺在那,單純的免費,結果一定是入不敷出。而免費是一個系統性布局,通過“二次激活”實現盈利。
大坑二:沒有組織變革,盲目跟風沒用
很多大型的互聯網企業,以及一些處于創業階段的互聯網團隊,和少數傳統企業,都在轉型的路上。他們逐漸把內部的各個部門,各個業務團隊變成了各個小的生態型組織,在紛繁復雜的互聯網環境中自我進化,創造行業獨角獸。塑造新團隊,管理意識、資源和技術平臺。這實際也是轉型升級的內部創業新平臺。
大坑三:沒有私人客戶池,閉門造車沒用
傳統企業是先生產產品,然后通過硬廣告,不斷的發,這些廣告發出去就完了,有沒有效果不知道。而互聯網企業則更擅長社交推廣,產品賣出去了還把客戶留下來,下次繼續激活。未來的線上線下結合的企業,將是一個體驗式營銷,以關系鏈做為裂變的源動力,客戶可以是消費者,也可以是渠道,讓客戶與客戶的價值觀進化推動產品迭代與口碑傳播。
傳統企業怎樣正確自救?
一、營銷體驗功能專區
上面講到未來將會是體驗式營銷,也就是說廣告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客人能親臨體驗,就像牛云老師說的“若能身臨其境,就是廣告的最高境界”,借此很多企業都需要一個營銷體驗的功能專區,比如VR的全景技術在疫情這種非常時期就很有用了,直接讓客戶避免直接到現場,也能深入到你的線下店中去,同時一些例如抽獎、優惠券的互動營銷應用,也是營銷體驗的一部分,讓客戶能參與到廣告當中并主動去分享帶來裂變。
二、新營銷產品體驗
在產品上也需要增加新營銷思維,比如通過二維碼掃一掃,用戶看到的產品介紹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圖片和一廂情愿的解說,而是一個具備傳播效果的產品體驗,比如餐館可以放這道菜的吃法,健身房可以放這個健身的秘訣,廣告不只是宣傳,還可以是需要圍繞產品本身的服務。讓用戶自主了解產品,比賣力的吆喝效果好十倍。
三、借力工具助力營銷方式升級
過去的營銷往往是大師的一句提點,而現在,互聯網時代的帶來讓世界沒有密碼,現在的營銷已經變成工具,人人都能使用,只要按照正確的使用方法,人人都能成為營銷大師,找到產品的原點,用工具就能助力營銷升級。
傳統互聯網平臺產品營銷往往從產品本身出發尋找原點,而現今互聯網平臺已經轉化為“用戶至上”的營銷觀念,新營銷技術可以提升用戶對于整個平臺的好感度,從這一點出發,可以作為重要營銷賣點為營銷方式的全面升級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