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3D打印技術有何作為?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每一個人的心,疫情當前,打印行業有何作為呢?3D打印技術能否為制造業升級轉型打開突破口呢?馬上來看看。
在本次疫情中,諸多互聯網公司基于數據、科技的力量在疫情防控中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那么,被譽為"具有工業革命意義的制造技術”的3D打印技術在這特殊階段哪些明顯的優勢呢?
3D打印技術賦能制造業的升級轉型
此次疫情影響面之大遠遠超乎想象,對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相關產業必然會更加自主地把高新技術作為企業轉型的主要源動力。未來,3D打印作為一種新的制造方式供企業選擇,跟其他高新技術相輔相成,賦能企業的升級轉型。
以定制化服務滿足個性需求
如今,3D打印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個性化定制應用逐漸擴展。與傳統技術相比,3D打印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為患者量身定制,不管是牙科義齒,還是人工假體、植入體、人工組織器官等都可以為患者量身定制。醫生根據3D打印的仿真實體,進行術前評估、診斷、選擇手術路徑、精確手術部位及決定手術方案。同時,針對外地患者的會診,也可以通過3D打印仿真實體為手術提供遠程指導,實現個性化、精準化的醫治。未來,3D打印技術的個性化定制將會給更多醫患來帶福音。
目前3D打印技術實現個性化定制的案例也層出不窮,上至航天、軍工、船舶、醫療,下至珠寶、汽車、玩具、文創等,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會看到眾多行業應用3D打印技術來生產零件成為一種常態。
3D打印技術從容面對勞動力波動
傳統的大規模生產是建立在產業鏈和流水線基礎上的,在制造工廠中,機器生產出相同的零部件,然后由工人進行組裝。產品組成部件越多,供應鏈和產品線就拉得越長,需要的勞動力就越多。而3D打印技術是“數字智造化”的縮影,具有一次性成型的優勢,打印出來的產品無需再次組裝,從而縮短供應鏈,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實現無人化生產。
疫情肆虐,在“老老實實呆在家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的黑色幽默下,延遲復工給我國制造業帶來的壓力和損失不可忽視。大量勞工無法按期返崗工作,這對于急于開工的制造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從長期來看,制造企業負責人勢必會更加重視智能制造,推進少人化和柔性生產,啟動高新技術和聘用擁有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從而能夠更好地對應勞動力的波動。這時候,3D打印技術作為高新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