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少印后加工中的浪費現象
【快印客導讀】在印后加工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浪費現象,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必須找出原因,從而減少沒有必要的浪費。
?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關于損耗和浪費的定義。正如美國印刷與膠印協會(NAPL)在一篇名為CNAPL裝訂的浪費和損耗》的報告中所定義的,損耗是可以估計的,它是一筆生意的實實在在的組成部分。損耗所產生的成本被包含在生產預算中。因此,只要在公司允許的標準范圍之內,它不會影響工作周期、流程安排以及利潤。而浪費,或者稱之為可以避免的損耗,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它的不可預見性會使我們付出巨大的代價。因此,浪費嚴重影響工作周期、流程安排以及利潤,是我們的大敵。
相反地,高效是我們的目標,但它是有前提的。如何盡可能地提高效率就需要我們查出產生浪費和損耗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
現在我們來分析原因。在印后加工過程中,產生浪費和損耗的原因可以是材料、計劃、機器和人為原因。
在高速輪轉印刷中以及到達裁切機的過程中,常發生紙張卷曲現象:而裁切機最適合于裁切整齊的單張紙。這樣問題就產生了。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到達印后加工階段,紙張就有可能造成損耗。如果制定了一項不合適的與其它訂單重疊的周期計劃(也就是在一段時間之內要完成好幾個訂單),那么一個需要騎馬訂工藝的產品就不會達到我們預期的要求(計劃原因):老化的調節裝置將會影響折頁(機器原因);裝訂檢查時不適當的積紙也會造成損耗(人為原因)。
我相信,我們都能從以往的經驗中舉出無數的例子。因此我認為,減少損耗的方法應該可以簡單地敘述和分類。下面我們來看一些減少損耗的方法。
由材料原因和計劃原因引起的損耗通常說明了交流的缺乏。關于這點過去也討論過,因此我們強調“早協調早計劃”絕對是沒有壞處的。通常,印刷部門和設計者在研究一個活件時,并未考慮印后加工部分。一旦這一單活遇到了裝訂的高峰,措手不及是十有八九會發生的。這很可能是前面提到的周期的重疊造成的,或者是以往的記錄夸大了想要的裝訂方式的性能和一些其它性能。因此,如果可能的話,應該盡早地和參與生產的每一個人都進行溝通。
另外,對于一些目前發生的又與各自的生產任務無關的問題,印刷部門和印后加工部門也應該相互交流。比如,當他們彼此談到由于材料原因引起的損耗,能夠找到某些規律時,這就加深了他們彼此間的聯系。換句話說,這樣才能使一個團隊間的協作更加有效率。
剛才我們提到,老化的或者有故障的機器同樣導致損耗的增加。在西雅圖的裝訂廠里,我們注意到,如果條件允許,他們會更換新的設備而不是修理舊的機器。因為他們認為,維修將很快成為一種效率低下的表現。我們確實發現,一些新的設備,它們通常都具有更好的性能,能夠生產出過硬的產品,周期短并且準備時間短。這些優勢都使得浪費和損耗減少了。而且,減少故障的同時也減少了經驗豐富的操作工發現并排除故障的幾率(節省了人力資源)。
不過,如果我們在定購新設備之前,沒有就成本問題與舊設備進行詳細周密的比較,我們就是在自欺欺人,因為我們會看到相同的結果。
這當中存在著一個很微妙的平衡。
設備的修理和操作的尺度,也會影響員工的表現。西雅圖的裝訂廠是一家很強大的企業,他們的每一名操作工都能夠在一個車問里盡可能多地學習機器的特性,并在此車間里負責一單活的生產任務。除了臨時工,人人都可以成為技術能手。
培訓是另一個培養高效團隊的重要因素。當然,在進行完每一個額外的培訓后,生產任務應該是可以掌控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定培訓產生的效果大于成本價值,并且以后的失誤(如果發生的話)是可以估計的,當然是在公司的標準范圍之內。那么剩下的浪費或損耗才是真正觸及底線的。
實際上,我們所說的大部分問題都顯而易見。但是總還會有一些不完美。每當電話響起,并且是每個人都出現了問題時,應盡量把浪費和損耗分開,或者將它們各自的產生原因進行合理的分類。最重要的是首先應當查明問題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