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 就業服務實現更充分就業
【快印客導讀】“互聯網+政務服務” 從原來的“電子政務” 發展而來, 隨著互聯網、 大數據、移動終端等技術發展, 以及我國政府不斷推進的政府職能調整,服務型政府建設和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 “互聯網+政務服務”也不斷豐富發展, 成為改進政府服務效能,建立現代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
2016年,國務院下發了 《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 工作的指導意見》, 在優化再造政務服務、融合升級平臺渠道、 夯實支撐基礎、加強組織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詳細的指導意見。 同年,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互聯網+政務服務” 技術體系建設指南》,圍繞 “互聯網+政務服務” 業務支撐體系、基礎平臺體系、關鍵保障技術、 評價考核體系等方面, 提出了優化政務服務供給的信息化解決路徑和操作方法, 為構建統一、規范、 多級聯動的 “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提供保障。 最近印發的 《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 推進政務服務 “一網、 一門、 一次” 改革實施方案》 則是對“互聯網+政務服務” 進行了更為深入的部署, 提出以整合促便捷, 推進線上 “一網通辦”, 以集成提效能, 推進線下 “只進一扇門”, 以創新促精簡, 讓企業和群眾 “最多跑一次”, 以共享筑根基, 讓 “數據多跑路”等目標。
作為重要的民生部門, 近年來人社系統先后提出并推動從 “人社信息化” 向 “信息化人社”轉變,從 “信息化人社” 向 “互聯網+人社” 升級。 2016年, 人社部印發了《“互聯網+人社” 2020行動計劃》, 旨在推進 “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 優化服務改革, 增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效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 計劃中的48個主題有10個與就業創業相關, “互聯網+就業服務” 也是 “互聯網+人社” 工作中一塊非常重要的內容。地方人社部門也探索出很多 “互聯網+就業服務” 的做法, 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互聯網+就業服務” 的對象主要包括政府部門、各類用人單位、 各類勞動者等。服務對象不同,服務的功能和內容也不同,要根據這些不同的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把互聯網的因素加進去, 以更好地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對于政府部門來說, “互聯網+就業服務” 主要體現在影響政府決策上,要利用好互聯網和大數據, 了解總體勞動力資源狀況、勞動力市場供求、 就業失業情況,更好服務政府對就業形勢的研判和宏觀決定;對用人單位來說,主要體現在為企業提供人才勞動力供給信息、 了解和滿足企業用工和人才需求,提供更好的人力資源服務;對勞動者來說,主要是為勞動者提供就業信息、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等服務, 特別是針對高校畢業生、 農民工、 去產能職工、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提供精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