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廣告博了眼球,卻輸了人心!
廣告需要效果,但也需要在適當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對了廣告行業來說,能證明自己價值的最具體現,讓客戶見證到實力,就是廣告的傳播力度。在廣告領域,地產行業的廣告算是比較激進的那一撥,從早期的高調奢華,到貴族風情,到清新文藝,到現在的蹭熱點。
此次河南的暴雨災情,有些地產廣告就引發大量吐槽:
其中,某集團海報廣告語為“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且配圖稱旗下小區的海拔高程約為164.35米,并拿黃帝故里和鄭州二七塔作對比。
某房產公司則以“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有車位,無煩惱”作為廣告語,將被水淹過半身的汽車作為配圖,以宣傳自家房產配套車位。
某集團同樣以“暴雨突襲,你的愛車還好嗎”為廣告語,并進一步配汽車在室內外的對比圖,稱無車位屬于“露宿街頭、暴雨沖刷、愛車報廢、人更受罪”。
不得不說,廣告的傳播很廣,僅流傳不到半日,就引發了無數罵聲。
“居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不得不說,此君有才,但顯然發布時機不對。河南遭遇特大暴雨,河南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只有風雨,何來的風景。你卻借此搞營銷,宣傳自己的房子占領高地,沒有風雨只有風景!沒有共情,引起全國人民公憤被口誅筆伐,廣告效果適得其反。
這種營銷手段,也可能觸犯了廣告法:
我國《廣告法》第五條規定,從事廣告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同時《民法典》規定了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一般來說,當存在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益和社會道德秩序的行為,而又缺乏相應的強制性法律規定時,法院可依據公序良俗原則認定該行為無效?!稄V告法》第九條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七)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八)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九)含有民族、種族、宗教、性別歧視的內容;...。
除了上述虛假營銷、玩梗失度、蹭災難熱點等不當營銷案例,企業在災情的處理,還存在以下輿情風險點:
1.企業捐款數額的輿論關注
對于大企業來說,“捐得少”或“不捐”都十分敏感。盡管在理論上“捐款全憑自愿”在這類大型公共事件面前,很多人對于企業的捐贈行為或多或少仍存在些道德要求,且評價標準與企業的規模體量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
2.高調行善,過猶不及
企業參與公益活動后,是該大力宣傳品牌善舉,還是低調行事?企業過度地宣傳其公益舉措,或可能引發一定的負面反饋。讓人調侃“作秀”。
突發災害下企業如何行動?
災難面前,企業能做的最好的廣告,不是高高在上的邀功請賞,而是真真切切的做點實事,就是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憑自己的優勢所長,在恢復社會秩序和保障生活需求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比如商超百貨為社區提供平價物資,廣告企業援助救援宣傳,有條件的商業場所也可以提供臨時的避難場所或進行些適當的人道主義援助。
利用天災營銷,是內部風控缺失的暴露,而企業本應具有基本的共情能力和輿論敏感度。重大災害背景下,公眾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形成期望,輿情高度期待和高度敏感的環境下需要避免挑動公眾情緒,規避營銷不當導致的翻車風險。而與此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輿情監測與研判深度觸達災難中輿情中的民眾訴求,從而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