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成功的賣貨型微名片文案都離不開4個關鍵
【快印客導讀】賣貨型的微名片文案與其他營造品牌理念的文案不同之處在于,來得干脆,直接與轉化率為目的,衡量文案好壞的標尺是消費者下單了沒有。生活中,賣貨型的文案隨處可見,有時候是朋友圈的刷屏級海報,或則是書店里的書籍封面,再者就是大街上隨手接過的一張房地產傳單。成功型的文案都是產品的銷量助推器,當看著產品的銷量蹭蹭不停的往上漲的時候,說是公司一臺鈔票印刷機,一字值千金也不為過。然而,只有極少部分的帶有營銷二維碼的文案能做到這一點,絕大多數的賣貨文案最終還是逃不過無人問津的命運。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文案最終是否能成功的呢?
經過研究大量的銷售型文案之后,我發現,成功的賣貨文案都遵循了以下4個關鍵性因素來助推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
1 引起注意
文案的第一步,毫無疑問就是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只有把消費者的眼球給吸引住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通常,都是由文案的標題來但此重任,比如,“網易戲精出來講課了”,標題有2個原則性要求,不同于其他標題黨,賣貨標題盡量要保持真實性,不要為了嘩眾取寵而搞得太過浮夸,不然消費者感受到欺騙,最后一定會離你而去。另外,標題的字體盡量要在特定的環境里達到吸引眼球注意的閾值,比如:“網易吸精出來講課了”的標題,就算在朋友圈不打開圖片也能讓消費者清楚的看到。
把消費者的注意力勾住了之后,接下來微名片就要給出產品的好處,人性是貪婪的,如果被你吸引來了之后發現啥都沒有,或則跟想象中的不一致的時候,內心可能會暗罵兩句混蛋。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喋喋不休的講一大堆產品的特點,消費者沒那么多耐心去理解,比如,當年的MP3產品都在說,自己的容量如何如何大,但是,還不如蘋果的MP3直接說成“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里”的簡單明了,直擊內心。
換句話說,不要局限于產品的what層面,直接說成產品具體能為消費者帶來什么好處的why層面。這一點要記住,與其說你是賣鉆孔機的,不如直接說成是賣孔,因為消費者想要一個孔,于是買一個鉆孔機,所以他要買的本質是孔,而不是鉆孔機。比如,上面的幾個案例,網易沒有說課程具體有什么樣的亮點,而是直接說“幾次活動背后的策劃全流程”,清單革命直接說“如何持續、正確、安全的把事情做好”而孔雀城直接就是描述買房子后的生活狀態,而這些才是決定消費者是否要購買的關鍵點。
3 信任
到了這一步,必須給消費者一個定心丸,消費者畢竟不是傻子,不是聽你胡亂吹兩句就立刻行動了,必須要有論據證明你前面所說的話都是真實性的。這一步沒做好,前面做得再好,最后都會淪落為廣告很好,但是就是沒人買的尷尬局面,通常,消費者走到這一步了,都會面臨一些潛在風險。
比如,擔心產品功能風險,怕買回來了不如預期說的一樣,怎么辦?或者,就是擔心財務風險,怕買了之后買貴了怎么辦?這時候,如果沒有像網易這種足夠硬的品牌效應的話,消費者本身沒有信任度,遇到了產品功能風險的時候一定要找背書,背書可以是大咖、權威機構、大眾效應。
比如, 清單革命打出的牌子就是大咖背書“全球思想家正在讀的20本書之一”,看到這句話,你就會覺得哇靠,這么牛逼,趕緊看看。而孔雀城打出的牌子就是大眾效應“3800戶家庭的認可,連續三年穩居市場開發量和銷售量前列”絕大多數人看到后會覺得,哇,這么多人購買,差也差不了多少。或則,我們耳熟能詳的“XX賣出的奶茶可繞地球幾圈”等這些手段來證明產品的可信賴問題。
4 臨門一腳
從注意—利益—信任—臨門一腳,在整個消費者的行為路徑過程,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哪一步沒有設計好,都會導致前功盡棄,埋伏好各個節點的誘點,植入二維碼引流,消費者就會像魚兒一樣,慢慢的被你的微名片釣上勾。